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玲小喵喜欢听故事,今天玲小喵邀请了和喵一样喜欢听故事的好友尺度(ID:chidu49),听完未必有答案,可是你愿意分享,我们都爱听,绝对是靠谱的树洞。如果偶然你都感到缺爱,看看下面的故事,希望能得到⼀丝安慰。
 
前几天,我收到了一位读者的留言,她说,她今年24岁,毕业工作已经两年,但因为小时候缺爱造成的影响还一直挥之不去。
 
小时候缺爱,长大了会有什么影响,要怎么样愈合?
 
这样的问题,在大部分爱中长大的人来说,太遥远了。
 
最近,我们和他们中的一些人聊了聊,这篇推文里,你可以看到他们的故事,也试图通过这个故事想告诉你,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。
 
来自@娜娜
 
小时候妈妈最爱对我说的话,一定是这句:“我为了你付出了这么多,可你一点都不懂事。”
 
母亲所说的不懂事,是指在学校没有考第一名,课后不愿写练习册,会提出想要去同学家玩的“无理要求”等等。
 
十岁那年我画漫画时被母亲发现了,她冲我歇斯底里的大吼,当着我的面漫画册撕的粉碎。
 
后来念中学时,我去外地念了一所住宿环境恶劣的寄宿学校,有次晚上来了老鼠,漆黑一片的屋子里,只听见老鼠唏唏嗦嗦的声音。我和室友都怕的不敢睡觉。
 
 
第二天我给妈妈打了电话,说了这件事,只想寻求她的一点安慰。结果她冷冰冰的说:“你不是在家挺厉害挺牛的么,遇上个破老鼠怎会怕呢。” 那是我第一次挂她的电话。
 
这两件事在我成长的过程中,被我循环往复的回忆起。我并不恨我妈妈,我理解她的初衷,但不代表我赞成她的做法。
 
长大之后留下的后遗症是,潜意识里,总是时刻想得到她的认可和满意。每次面对她的全副武装,我常常会觉得自己是个累赘。
 
或许也是这个原因,我会常常对周围人说的话非常敏感,自己都觉得这样很讨厌。
 
现在我已经能提前预判到,以后和我谈恋爱的那个人,恐怕会很辛苦。
 
来自@V
 
重男轻女的思想并不在我父亲身上,他是重女轻男。所以对于我的出生,我父亲没有一丝喜悦,反而觉得拖累整个家庭。
 
学生时代的我数学很差,父亲会恼羞成怒地说,怎会生出一个这样的蠢货。直到现在,自卑这个标签像刻印在我的骨头里,无法去除。
 
今年是我二十周岁,我却非常讨厌生日那天,因为生日会提醒我身上的一半东西都来自于我的父亲。那些我所深深厌恶的关于他的所有特质像是隐性因子,随时可能爆发,让我成为第二个他。
 
因为他,我不想要一个家庭,我害怕成为一名父亲,时常会对自己萌生这样的想法,就让这些恶心的东西从我这里终结吧。
 
“本来人就是一个人来到这世上,所以形影孤单也是天经地义吧。”,每次失望透顶的时候,就用这句话安慰自己。
 
同样生在性别歧视家庭的@B,将这种影响说的更加直接:
 
小时候爸妈重男轻女,导致我到现在一谈恋爱,男生对我好一点,我就恨不得倾倒全部的热情,交朋友也这样。等我意识到这点已经很难挽救这段不平等关系了,只能分开。
 
除此之外,工作学习中,我常常把男性视为我的敌人,抱着一定要打败对方的胜负心,让我显得很不可爱。
 
@也和上面那个女孩一样,做出了类似的选择:
 
生在潮汕家庭,意料之内的重男轻女,从小爷爷奶奶就偏爱哥哥,家里所有人都叫我作为小的要让着哥哥,有什么好吃的都会被支开,过年红包也是最少的。
 
哥哥重读和我同级,同校五年无人知晓我和他是亲兄妹,碰面如生人,哥哥在家跟我说学校里别说你是我妹,丢我脸。
 
一起写作业搞小动作,爷爷一进来一巴掌就扇上脸,又肿又耳鸣三天,当时七岁,并不懂什么是偏心,只懂得我没错。
 
对于当时的我,家并不温暖,而我始终被家里认为是终将泼出去的水。
 
等到我早恋了的那一天,我以为终于有人爱我了,似乎是想把亲人的爱与呵护转移到对象上,卑微到尘埃里各种掏心掏肺的对他好。
 
想要别人怎么爱我,我就怎么去爱别人。可惜懵懂无知遇到了渣男,遭遇强奸未遂。
 
现在我一面想拥有自己的家庭,一面又恐惧拥有一段婚姻。
 
 
也有一些人在用自己的方式,努力从过去的阴影里走出来。
 
也是因为他们的分享,让这篇推送的最后,多了一丝曙光。
 
来自@E
 
我小时候是外公外婆带大的,一直跟他们生活到我九岁。虽然外公外婆小姨一家也给了我很多爱和关怀,但始终都觉得自己是缺爱的。
 
后来我发现,正是我这种缺爱的感受,影响了我后来的交友方式甚至生活方式。我会很喜欢跟一些能让我对她撒娇的人做朋友。如果朋友有新的好朋友了,会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。
 
可以说,缺爱在某种程度上会变得自卑。同时也总是会跟妈妈撒娇,希望他们的目光都能只停留在我身上,总是问“你爱不爱我呀”之类的无理取闹的问题。
 
我会喜欢被别人关注被别人呵护的感觉,在大众面前都尽力做个完美的人,让大家都认为我很靠谱很优秀。
 
一个人的时候会养小动物,因为总觉得家里冷清,养了小动物会热闹一些。而且我是小动物唯一的主人,有种被依靠的感觉。
 
其实我也跟爸妈讨论过关于觉得自己缺爱的话题,他们耐心开导我,但是也会劝我:其实很多创伤都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愈合的。
 
我也认为这或许不是父母的问题而是自身的问题,所以我一直在寻找自愈的方式。
 
当我能够看清自己隐藏得最深的创伤,并且不去回避的话,它们和我都会舒服很多。
 
也许缺爱这种事情,是一种主观的内心感受,即使外人看起来,你在大把收获着,自己却未必这么认为。
 
不知道其他人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,但我认为:
 
缺爱并不是一件什么丢脸的事。正视创伤并尝试自愈,更是是一件很酷的事~
@Y说:你还可以试着让别人知道,你很需要他们。
 
小时候爸妈都非常非常忙,只能托亲戚长辈轮着照顾,今天去姑姑家吃顿饭明天去奶奶家睡觉,但大家都有自己的事要忙,所以都是照顾好我的身体健康。
 
至于陪我玩,和我聊聊心事,几乎是没有的。
 
慢慢长大了,就变得非常独立,很少依赖别人,自己也变得不爱表达心事,对朋友对男朋友都如此,总是无意识地保持一段心理距离,烦心事也不爱说出来。
 
后来觉得这样不太好,自己觉得孤独,身边人也觉得疏离,就学着偶尔找朋友倾诉心事,参与闺密间的八卦小聚会,也学着在灯泡坏了的时候撒娇让男朋友来修。
 
发现这样原来也很好,明白大家不会觉得你很烦,相反会因为你表现出依赖而觉得更亲近。
 
AT LAST
 
在所有的留言里,其中@晔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:
 
“有时候一个人感到缺爱,是不知道自己有收到爱的。愈合,就是自己重新感受到爱的过程,自己去制造,去给别人爱。”
 
希望耐心读到了这里的你们,能得到一丝安慰。
 
缺爱永远是暂时的,当你的身边重新充满了爱你的人,那时你可一定要从以前的噩梦醒来,用力把这些爱你的人认出来。
 
话题:



0

推荐

玲珑

玲珑

36篇文章 6年前更新

“玲珑”是一个在线沙龙实验室。实验嘛,自然就是很可能变来变去的意思。目前你可以参与兴趣沙龙,邀请你瞧得上的朋友,结识有意思的新知。你也可以围观,看看别人都在玩什么,怎么玩。目前我们管不了那么多,只管女的。玲珑微信公众号:linglongclub

文章